环保资讯
污水再生利用产业,又一个千亿级风口?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拉开了我国城镇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序幕,污水回收再生,也为缺水地区破解供水紧张提出了新思路。
以我国北方的京津冀地区为例,人均水资源量239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的1/9,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3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污水资源化利用将如何缓解这种缺水的局面?
1
污水再生利用
缺水城市有了“第二水源”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栏目视频
在北京市第一家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水厂翠湖水厂,记者了解到,每天这个水厂处理的污水量达到了两万吨左右。
经过处理后,这些污水将被处理成国家三类水的标准,这些再生水将被直接排放到当地的河流和湿地当中。
一座位于北京海淀区的再生水厂,专门收集周边居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为翠湖国家湿地公园和南沙河提供生态补水,同时还为周边提供城市绿化用水。目前这个水厂的收入主要来自城市的污水处理费和湿地生态补水的补贴。
北京翠湖新水源厂负责人 戴日成 :污水处理费大概在每吨1.28元,再生水大概收每吨1元,这个厂的效益目前比保本微利要好一点。
而在北京亦庄开发区,来自周边居民的生活污水经过再生水厂的多道工序净化之后,已经可以直接用于园区的工业生产。
北京中芯国际高品质再生水厂运营负责人 陈春生 :这个水就能达到工艺生产高标准的要求,用于生产环节的循环冷却利用以及芯片冲洗等环节。再生水的出售价格在6元到7元之间,利润率还是非常好的。
水厂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再生水的售价远低于当地工业用自来水每吨9元的价格,所以工业企业更愿意使用再生水。2020年,北京亦庄地区再生水占总用水的比例已经超过30%。
以北京市为例,2019年再生水用量达到11.5亿立方米,已经超过了新水用量的三分之一,成为城市的第二水源。根据最新政策,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以上,京津冀地区达到35%以上。
中国水环境集团董事长 侯锋 :每年排放的城市污水、城镇污水高达750亿立方米,过去城市污水是一个污染物,其实它应该是城市稳定的水资源。
2
从“负担”变水源
再生水产业站上千亿级风口
污水正在从一种城市负担变成有效的水资源,而在这个过程中,又将带来哪些新的市场机会?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栏目视频
在北京一家污水过滤材料生产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原来污水处理大部分是达标排放,而要资源化利用就需要用到大量的滤膜。
在污水资源化新政策出台之后,市场对于滤膜的需求快速增加,这家工厂的订单也出现了量价齐升的情况。
北京某污水过滤材料生产企业研发生产负责人 夏建中 :今年以来,生产线一直处于饱和的状态,订单都需要有好几个月的交期,价格今年同比有大概30%到40%的上涨。
记者了解到,与达标排放相比,再生水利用对水质要求更高,对污水处理技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新政策的出台为水处理用超滤膜、纳滤膜、反渗透膜、活性炭吸附剂、臭氧发生器等相关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
清华大学教授 胡洪营 :假如20%的再生水或者污水用膜来处理的话,它可以新增200亿左右的市场空间。
而在北京通州的中心区域,一座下沉式的再生水厂已经改造完成,实现就近的污水资源化利用,记者看到,再生水厂的污水处理都在地下完成,周边原来被污染的河道水质得到大幅改善,水底也长出了水草。
记者了解到,全国有5600多座污水处理厂,如果把其中的一部分进行再生水厂改造,同时再建设一批新的分布式再生水厂,这将带来千亿级的市场机会。
3
再生水标准价格体系亟待建立
政府定价加速放开
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市场前景广阔,但是要激活这个市场还需要打破哪些障碍?新的政策又释放出哪些信号?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栏目视频
在北京亦庄开发区最大的再生水厂,技术人员给记者展示了不同的再生水产品,经过不同的过滤等级,用于不同的使用场景,从补充河道到工业生产用水,最高等级可以用于芯片等电子元器件生产用水。
记者了解到,虽然目前国内的污水处理技术已经可以实现大规模的高品质再生水生产,但是行业还缺乏一个定价的标准体系。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再生水利用量不足100亿立方米,还不到城镇污水排放量的七分之一,利用前景广阔。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再生水和普通水源的成本优势也会增强。
近日出台的污水资源化利用指导意见还明确,推进制定节约用水条例,将再生水纳入城市供水体系,推动修订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同时放开再生水政府定价。
来源:央视财经